9月8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结果,生命科学学院立项数取得新突破。2022年学院共提交4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获批12项,项目资助率达到30%,远远高于全国平均资助率,获批项目总数和获资助经费再创历史新高,较2021年增加5项,增长率为71.43%。其中,获面上项目1项,青年科学基金2项,地区科学基金9项。
近年来,学院坚持“科研兴院”发展理念,通过在政策激励体系构建、科研人才引进和科研平台打造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学院各项科研工作成果丰硕。
一是完善科研绩效考核评价制度,努力营造团结有力、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工作氛围。坚持目标引领,学院召开专题会议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工作进行动员、部署,全方位出击,全链条保障;同时通过制定出台《科研成果奖励分配方案》等文件,从制度上对学院科研事业发展做出贡献的项目、课题和有关科研成果给予奖励,进一步激发了全院教职员工的科研积极性和创新性。
二是党政班子同心同向,严把人才引进关。学院充分发挥党委的顶层设计和政治把关作用,根据学院发展定位、转型升级等内在需求,从现实考虑、从长远规划,制定合适的人才引进计划及相关配套,切实将适合学院发展的人才引进来。近3年,学院共引进高水平大学毕业博士24人,其中超过60%的人员已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
三是发挥科研平台载体优势,实行科研团队带头人负责制。学院充分发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与两个广西重点实验室的平台优势,组建了以资深教授为带头人的8个科研创新团队,构建学术梯队,培养和积聚教学科研骨干,打造科研团队,以“请进来”“送出去”相结合的多元辅导模式,力求多渠道、全方位提升项目申报质量。
下一步,学院将“以实干谋发展、以创新求突破”的科研精神在更广阔的科研舞台上谋求学科发展的更大进步。
图1.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伯康楼)及生物多样性博物馆
图2:学院组织老师进行基金申报经验交流座谈会
图3:学院邀请李德军教授分享国家自然基金写作的经验,并现场进行申请选题的论证
图4:学院邀请李义平教授现场进行申请书打磨及选题的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