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2020年9月13号
一、会议组织
主办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会议委员会成员:朱婧(广西师范大学),余龙飞(暨南大学)
会议主持:朱婧(广西师范大学)
二、会议内容
本次研讨会的举办是为了促进土壤氮素和碳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领域专家和学者的交流,会议内容围绕农业、森林、湿地、河口和地下水等生态系统中碳素和氮素的循环过程,包含五大主题:
土壤碳氮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研究;
土-水介质碳氮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研究;
土壤-植物碳氮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研究;
同位素技术与模型在土壤碳氮循环研究中的应用;
未来土壤碳氮循环研究的发展与展望。
三、会议安排
会议地点:广西师范大学雁山校区 伯康楼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报告厅
会议时间安排:
时间 | 报告人 | 单位 | 题目 |
9:30-10:00 | 余龙飞 | 暨南大学 | 稳定同位素在氮循环研究中的应用—从土壤过程到温室气体排放 |
10:00-10:30 | 朱同彬 | 中国地质调查局岩溶地质研究所 | 石漠化区植被恢复过程土壤无机氮供应能力 |
10:30-11:00 | 朱婧 | 广西师范大学 | 氮饱和亚热带森林小流域的氮循环过程—空间异质性的生态意义 |
11:00-11:10 | 茶歇 | ||
11:10-11:40 | 刘春 | 暨南大学 | 侵蚀驱动下土壤有机碳再分布过程及来源解析 |
11:40-12:10 | 段敏 | 广西师范大学 | 氮磷沉降对北方针叶林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机制研究 |
12:10-13:30 | 午餐,参观重点实验室 | ||
13:30-14:00 | 靳振江 | 桂林理工大学 | 典型南方岩溶稻田的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特征 |
14:00-14:30 | 韦巧艳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我国典型亚热带河口厌氧氨氧化菌的分布特征及环境响应机制 |
14:30-15:00 | 梁月明 | 中国地质调查局岩溶地质研究所 | 岩溶区不同生境下丛枝菌根真菌多样性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
15:00-15:10 | 茶歇 | ||
15:10-15:40 | 刘灵 | 广西师范大学 | AM真菌对喀斯特地区金橘大豆间作体系氮磷吸收利用的影响及调节机制 |
15:40-16:10 | 潘复静 | 桂林理工大学 | 喀斯特植被恢复阶段养分限制及植物适应机制 |
16:10-17:30 | 自由学术讨论,参观生物多样性博物馆 | ||
18:30 | 返回市区晚餐 |
四、网络直播:
腾讯会议链接:
会议 ID: 541 370 233会议密码:123456
会议直播: https://meeting.tencent.com/s/Y1joOVecqxaH